、保护的都是谁派去啊!
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如此细心周到,对方却视你的付出为理所当然,甚至不曾把你的付出放在心上,任何一个男人知道了,都会勃然大怒吧?
更别说,今天为她如此付出的人,是个高高在上的一国君王。
太监总管不曾发现的是,小宫女给他的信柬里,还用上了一些暗示性语言,一旦君王开始阅读,就会接受信中暗示。
他贵为一国君王,何曾对人如此低声下气过?可是他为了黎晨曦,不止一次开了先例,如指派护卫君王的侍卫去保护黎晨曦,应允她不必入宫为妃,答应她出国行医。
他为她如此付出,她一扭头就跑去要求别国皇帝为她做主赐婚?
她若真想要,他这个君王难道就不能满足她?不能为她做主赐婚?
这是渺视他身为一国君王的权威!她身为宇国百姓,却不信任他这个君王可以为她做主?
这个时候的君王已然忘记,就算他可以为黎晨曦这个宇国百姓做主赐婚,但他却无权命令黎漱这个南楚人接受自己的赐婚。
更忘了人家赵国皇帝压根就没同意,要为黎晨曦做主赐婚啊!
宇国君王不知道黎漱的邪性,但赵国皇帝可是清楚得很,没看他两个弟弟,都因为惹上黎漱或他徒弟,而倒大楣了吗?
哦,是啦!真正让他们倒霉的,是他这个皇帝,但没有黎漱,他也逮不到他们两个的把柄不是?
赵国皇帝如何想,宇国君王不在乎,此时的他,在乎的是他身为一国之君的尊严,被他所爱的女人践踏了。
就在这时,有内侍进来问,午膳要摆在哪儿。
太监总管自不能擅自作主,可看君王的样子,这时似乎不是问这问题的好时机。
正想打发小内侍出去,君王横他一眼,问,“何事?”
“回君上,长福长公主进宫给王太后请安,太后召王后、贵妃等作陪,连湘妃也被请过去了。”
湘妃是近来君王颇为宠爱的妃子,是宫里嫔妃中最年幼的一个,最是爱娇,长得与黎晨曦有七、八分相像,大概也是因为如此,君王特别宠爱她,对她很是纵容,她年纪又小,最爱热闹,常常请娘家姐妹进宫作陪。
她家姐妹与黎晨曦也有几份神似,其中以小湘妃一岁的妹妹最为神似,而且她的性情也同黎晨曦一样冷淡,只是与黎晨曦不一同的是,黎晨曦见到君王从不曾流露出小女人的娇态,但湘妃的妹妹每每见到君王,总是羞赧得红了脸,尽显少女见到心上人的娇羞。
不得不说,因为如此,君王在她们姐妹身上,找到了求而不得的那份情意,虽明知对方不是他真正想要的那个人,可是正主迟迟不给响应,也让君王那颗心渐渐冷却,尤其今日,看了那两封信之后,君王对黎晨曦的恼怒开始萌生。
本来不想去王太后宫里的君王,竟提脚去了王太后宫中用膳。
王太后看着可乐了!
虽然儿子对神似黎晨曦的湘妃姐妹特别亲切,不过,君王愿把心思放在别的女人身上,这是好事啊!就算拿人当替身,又咋了!
她儿子就算拿她们当替身,可也没赏赐她们不是?再说了,她黎晨曦不把她儿子当回事,可多的是人抢着侍候他。
至于长福长公主,见兄长这般,心里心疼不已,黎晨曦虽是她的至交好友,可是她伤了自家兄长的心却是不争的事实,也罢!
她与王后交换了记眼神,二人心照不宣,计划得赶紧进行了!
早日将黎晨曦改姓,将她封为长公主,绝了兄长的心思,免得宫里再添更多像湘妃这样的女人。
来王太后宫里之前,王后就先和长福长公主说了,湘妃简苹儿的心思真是再简单不过了,她性情看似单纯爱热闹爱笑爱娇,其实是个精明的,知道以她的性子,能吸引住君王的日子有数,所以她要再引入一个,更像黎晨曦的女人,她妹妹简果儿。
她妹妹简果儿比她更像黎晨曦,不止外表相像,就连性情喜好专长也像,对,简果儿也擅医,虽不似黎晨曦名动四方,但在宇国也算是个小有名气的大夫。
有妹如此,简苹儿能不将她拉进宫里来,再说,简果儿对王上的爱慕是那么明明白白的坦露在所有人面前,宫里只要眼睛不瞎的人,全都知道这件事。
就是君王对这小姑娘,也是颇有好感,没看,打一进王太后宫里,君王就一直与她说话吗?
瞧瞧那姑娘娇羞的模样,让王后等人不禁要叹,年轻真好。
曾经她们也是这样的青涩的果子啊!面对着君王时,那悸动得难以安静的心啊!
如今,她们都已经为人祖母啦!
看着比自家孙女大不了几岁的简果儿,王后不禁要叹,身为男人就是吃香,不管到了几岁,总是会有这般花骨朵般俏丽的娇人儿恋慕。
哪像她们,生完孩子之后,就像是昨日黄花,虽未凋零却已枯萎。
男人不再拿她们当青涩小姑娘哄,反而要求她们担起为人母的职责来,教子!可惜宫中的王子、公主打一出生就由乳母、丫鬟侍候,她们这些亲娘能日日见上一面就不错了。
稍长,王子们就进到少年宫,每天要读书、识字,还要练习武术、骑射等,几乎是天未亮即起,一路忙到掌灯,进宫向母后、母妃们请安后,就一起回少年宫,各回各的住处用膳安歇。
公主们虽能与生母同殿,但也是从早忙到晚,母女相处往往是生疏而冷淡的。
反正是君王与王子、公主们相处的时间较多,因为要检查他们的功课,尤其是王子们,父子兄弟间的情份,远比母子情份重得多。
说起来,这似乎是因为天盛帝国末代皇帝影响所致,因为这位戾帝与其母感情极好,戾帝所行之事,大都是受其母影响。
宇国开国君王黎盛当年就曾言,戾帝之母擅言词,巴结讨好了太后,引得太后与皇帝压恶贤太子,从而好扶持她儿子上位。
如果当年的皇帝与太后感情不是很好,没有对太后言听计从,仅戾帝之母一人之言,也许贤太子不会那么快失宠于皇帝,从而导致天盛的灭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