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长文突然觉得自己好累,在人生中扮演着各种角色。
老妈的儿子,老婆的老公,宝宝的父亲,同事的朋友,一个优雅的陌生人,一个对服务员态度好的顾客,一个对上司不卑不亢的人……
曾经的自己还不觉得,认为这很正常啊,毕竟行为处事是办公室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。
想想有一次,近乎绝望的日子,自己似乎无心来经营自己的形象。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心事,因为自己就像换了一个人,不再是他们熟悉的袁长文。
真尼玛可笑!
他们熟悉的是谁?就是一套戏服,一套不停需要刻意扮演的角色,一个叫做袁长文的同事而已。
当自己无心经营自己的角色时,也许那时才透露出些许真实。
现在,袁长文突然觉得自己好累,似乎已经没有力气再去扮演那些角色。
不因为自己是儿子,就必须做出相应的行为和表现,来符合老妈的心情或者符合社会道德观念。
不想再去因为老公的身份,而做着自己厌烦的事情。
什么同事、朋友,统统见鬼去吧!
作为朋友,你是应该怎样怎样。作为下属,你本来就应该怎样怎样。
去屎吧!
为了维持自己的形象,究竟付出了多少?
最关键的是,最后谁在受益?
是“自我”!它再一次得到加强,当自己将精力灌输到那虚假的角色上时,“自我”就已经获得能量,开始在沙漠中具现建筑。
可笑的是,随着自己扮演角色的深入,特别是尝到某些甜头之后,自己会把自我编织的定义认为是自己。
比如,“我这个人就是不拘小节”、“我做事,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”、“我从来不吃苦瓜”、“我从来不吃早餐。”
但是,有些时候,自己会发现,其实自己并没有那么不拘小节,也不会把事情做到最好,偶尔还是会吃苦瓜以及早餐。
这个时候,自己一般都是选择性的忽略,当介绍自己的时候,这些自我编织的定义如同个人标签一样,贴在胸口大肆给别人看。
似乎,大家都喜欢这种交流模式,可以很好的节约时间来选择是否继续之类的。
如果我没有标签,会被人说成高冷吗?
假设我的标签就是“我没有任何规矩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”,会不会被人瞧不起?
袁长文不知道,因为他从来没有机会这样尝试过。
也许,以后有机会,斩杀自我定义之后的状态,应该就是这样。不再被任何道德观念所捆绑,不再利用小脑袋去权衡得失。
想想上一章结尾的家庭责任,很多人不敢变心的原因,除了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之外,更多的其实是恐惧。
恐惧自己如果轻易变心,找不到更好的女人怎么办?若是自己这样轻易变心,要是对方也是这样轻易变心怎么办?
所以最好的办法,就是大家都遵守规则,都不要变心。这样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背叛了自己,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些许安全感。
如果没有恐惧呢?
没人会担心自己的未来,所以肆意按照内心的想法,去做事去体验去浪。
也没人会担心伴侣之类的,遇见一个动心的,那么在此时的确动心,于是走在一起。当时间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