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是隔着屏风,黄昭亮看不到杨太后的表情,可却不妨碍他听出其人话语中的搪塞与偏颇。
他再无顾虑,上前一步,道:“太后,广南时疫正厉,药材一日不到,即有万千百姓将要死于疫病,而襄州才挨了地动,数年前已是遭过一回,两轮相较,今次比上回还要震得厉害,正需粮谷、药材赈济,否则一旦跟着生疫,后果不堪设想!”
“数年前襄州地动,臣虽不在朝中,可也听得其时范参政力排众议,着重襄州,无论银钱、粮谷、药材,无一样拖延,而其时吉州、抚州遇灾生乱,蜀地兵变,几处流民遍地,时疫渐起,可有襄州在前,却不得不排在其后,正因如此,才不至于叫襄州生出大乱。”
“而今灾情更甚,可援救之力却比从前一半也不够,受灾之民,为之奈何?”
黄昭亮补的这一刀,不可谓不毒。
凡事只要做过,必定会留下痕迹,更何况数年前襄州、赣州的事情闹得这样大,人尽皆知,即便杨太后并不知情,等到议事完毕,回去一问,自然也就听说了。
同样是襄州地动,为何上一回,范尧臣就能力排众议,摆尽理由,先紧着襄州,而在数年之后,明明灾情更是严重,他的态度却变为截然不同?
“而今襄州生灵涂炭,百姓难以安居,黎民正水深火热,此地甚远,正要早日筹划,才不至于仓促不及,而导洛通汴,毕竟沙谷口等处距离京城只有数百里,左近也尽有村落,一旦征召得力,很快便能使人顶上,臣以为以通渠之事为先,抽调其余民伕,实在不妥!”
听到此处,坐在屏风后头的杨太后,当即就觉得有些不太舒服。
比起数月前的一窍不通,此时的她,已经稍稍能觉其中的机锋。
杨太后虽然并不是什么天才,可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蠢材。哪怕只有中人之资,在朝堂中被一堆人精架在火上烤了这么久,再没有焦黑,也能得几分熟热了。
况且她行事、听政,莫不战战兢兢,自襄州二次地动之后,两府议事一过,晚间就急着人翻回了数年前的折子,又招来朱保石、崔用臣等人细细询问,自然知道当时范尧臣力主保襄州。
其时情景,与今日何其相似,一般是人力、物力不足,必须有所取舍,只是那一回范尧臣取了襄州,而今次他取了导洛通汴而已。
纵然怀疑黄昭亮是在挑拨离间,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,其人句句都占在道理上,杨太后终究还是自己踩进了坑里。
为什么范尧臣今次会选导洛通汴?果真如同黄昭亮所说的那般,因此事为他主导,其人为了自身之利,不顾百姓吗?
跟了赵芮几十年,杨太后旁的没学会,多疑的性子,倒是学得足足的,此时再看向范尧臣,眼神里就多了几分怀疑,只是嘴上却依旧道:“中书已是下了通令,想来要不得多久,京畿郡县便能把民伕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